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范增

范增(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范增
范增,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著名政治家。范增在七十岁的年龄上热烈地投身于反秦斗争,决心为反秦事业贡献余生,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义军将领出谋划策,对陈胜失败之原因的分析虽然不是非常正确、全面,但提出扶立楚王后裔的建议,使反秦斗争获得了一面新的旗帜,对团结和协调各地的反秦力量,促使反秦斗争重新走向高涨都有积极的意义。另外,义军将领多是行伍出身,范增的加盟,不仅是人才的增加,而且改善了领导集团的能力结构,对楚国的反秦斗争大有裨益。由于他年龄为大,项羽后来对他以亚父称之。范增为了项羽的霸主事业鞠躬尽瘁,并且看到了刘邦是项羽夺取天下的最大对手,多次向项羽阐明杀掉刘邦以绝后患确保江山的利害关系。但是,项羽为人注重义气,多疑且自大,一方面认为杀掉刘邦是不义之举,不利于自己重情重义的名声。另一方面自大地认为刘邦无论在才智还是军事策略上尚不足以对自己夺取天下的事业造成威胁。迟迟不肯杀掉刘邦。陈平的反间计轻易就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疏远和猜忌,范增作为一介忠臣,为项羽鞠躬尽瘁的忠心和苦心却换来项羽的疏远,范增只能感叹未能遇见明主。在范增死后,项羽在其他谋臣的劝谏下才意识到范增的一片苦心和自己对范增的误解。[page]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本名范增
  • 所处时代秦末楚汉之际
  • 民族族群楚人
  • 出生时间公元前277年
  • 去世时间公元前204年
  • 主要成就辅佐项羽建立西楚政权
  • 籍贯居鄛

七十反秦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不久,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范增和项梁相会于薛地。当时陈胜已被杀害,张楚大旗已倒,反秦斗争陷于低潮,项梁、刘邦等义军首领正相会于薛地,商议挽救时局的方针和策略。范增的到来适逢其时。

范增见到项梁等将领,首先分析了陈胜所以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不长。接着范增论证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认为项梁渡江以来,楚地将领纷纷前来依附,就是因为项氏世代为楚将,人们以为他能复立楚国社稷。他建议应该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项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议,找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复立为楚怀王,草创了楚国政权。 

鸿门斗智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在定陶大破楚军,击杀项梁,紧接着渡河攻打赵国。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 不久,项羽斩杀宋义,掌握军政大权。

公元前206年,当时为楚国武安侯的刘邦率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楚军进关。项羽于巨鹿之战歼灭了秦军主力,向关中进发。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乃以武力破关直入,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闻讯大惧,乃率其部10万人马撤出咸阳,扎营霸上,却未敢迎见项羽。当时项羽军兵力40余万人。

刘邦手下将领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通报,称刘邦准备自立为关中王、委任秦王子婴为丞相,并将据有咸阳城内所有珍宝。项羽得此消息后非常愤怒,准备次日晨,分四路围攻刘邦。范增也劝项羽说:“沛公居住在山东时,贪财好色。现在入关,财物丝毫不取,妇女没有一个宠幸,这表明他的志气不小。我令人望气,发现沛公呈现龙虎五彩的景象,这是天子之气。赶快攻击,不要错失良机。” 

项羽的叔父项伯得知范增的计划。由于他和刘邦的谋士张良有故,因此连夜前往刘邦军营,建议张良速逃亡,但张良决定报告刘邦。刘邦对此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并立刻向张良请教对策。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张良建议刘邦透过项伯的协助,减低项羽的疑心。刘邦召见项伯,以兄礼对待,并以联姻的承诺,请求项伯向项羽求情。项伯回到项羽军中,向项羽表达刘邦的善意,并建议项羽亦以礼相待。项羽承诺依从项伯的建议。 

刘邦第二天率领百多名骑兵会见项羽。双方于鸿门会面。

刘邦对项羽称,自己得入关中实属侥幸,但有“小人”从中挑拨,使两人之间产生误会。项羽回应道:“是曹无伤派人向我说有这种事,否则我也不会来这里”。他随即邀请刘邦参加宴会。

宴会开始时,项羽和项伯面东而坐、范增向南而坐。刘邦坐在范增的对面,张良则在项羽对面。

范增不时向项羽打眼色,举起自己的玉佩3次,示意项羽尽快行动。项羽不发一言,未有理会。范增于是传召项羽堂弟项庄,吩咐他在席上舞剑,乘机刺杀刘邦。项庄进入酒席之中,向项羽请求准许他舞剑为乐,并在项羽同意后立即拔剑起舞。

项伯亦随即拔剑挥舞,并以身体阻挡项庄,使其无法攻击刘邦。张良立刻离开酒席,并通报在军门外的刘邦部将樊哙。 

樊哙带着剑和盾强行闯入酒席,向项羽怒目而视(“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询问了樊哙的姓名后,称赞他为“壮士”,并吩咐从人赏赐樊哙一卮酒,樊哙一饮而尽。项羽又赏赐一只猪前腿(彘肩),樊哙直接把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切而啖之”。项羽问道:“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趁机向项羽指出:楚怀王曾下令“先进入关中的人便可做关中王”。刘邦虽然先入关中,但并未立刻自立为王,而是退军等待项羽到来。他认为项羽是有意杀死刘邦,要求项羽打消这个念头。项羽未有回应樊哙,只吩咐他就坐。 

刘邦称要上厕所,和樊哙一同离席。不久项羽派陈平召唤刘邦。刘邦认为应该先辞行,樊哙反对,认为现时的情况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能再拖延时间,且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结果刘邦和樊哙带同夏侯婴、靳强和纪信等将领一同逃走。逃走前,刘邦吩咐张良把带来的一对白璧送给项羽、一对玉斗送给范增。

张良回到席上,献上礼物,并代刘邦向项羽赔罪。项羽收下了璧玉,放在桌上;范增勃然大怒拔剑撞破了玉斗,明斥项庄暗骂项羽:“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啊,我们这些人如今要成他的俘虏了。” 

中途病死

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打算同意,范增说:“此时很容易就能击败汉军,如果现在把他们放走而去征服,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的谋臣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同范增的君臣关系。项羽的使者来了,刘邦叫人准备丰盛筵席,捧着佳肴正要进献,细看使者,故意假装惊讶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便更换佳肴,改以粗食供项羽的使者吃。使者回来报告项羽,项羽就怀疑范增与汉有私情,渐渐夺去范增权柄。

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羽允许范增辞归。范增启程,未到彭城,背上生毒疮发作而死。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