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杜并

杜并(唐朝官员)

杜并
杜并(684年—699年6月14日),字惟兼,京兆杜陵人。晋当阳侯杜预之后。隋河内司功、获嘉县令杜鱼石曾孙,唐监察御史、河内巩县令杜依艺之孙,洛州洛阳县丞杜审言次子,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的伯父。圣历二年七月十二日(699年6月14日),因报父仇刺杀司马周季童,被乱刀砍死,时年十六岁,周季童也因重伤不愈而死。长安二年四月十二日(702年5月13日),安葬于洛阳建春门东五里(杜氏祖茔偃师首阳山前),杜审言亲自作祭文祭奠,当代士人及亲友都认为杜并孝顺忠烈,有“燕许大手笔”之称的苏颋亲自为杜并撰写墓志。

  • 别名桂国
  • 惟兼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京兆杜陵
  • 出生日期684年
  • 逝世日期699年6月14日
  • 主要成就为报父仇,刺杀吉州司马周季童
  • 本名杜并

杜并生于武后光宅元年(684年),从小天资聪慧,老成持重,知书达理,好学上进,“日诵万言,尤精翰墨。”他非常重孝道,八岁时,母亲去世,杜并“不胜其哀,每号哭涕泪中有血。”受到家族的夸赞。

武后圣历二年(699年),杜审言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杜并时年十六岁,亦随父赴官。审言“又与群僚不叶”,司户郭若讷在司马周季童面前陷害审言,二人罗织罪名,将审言下狱,将欲杀之。杜并悲痛欲绝,不思饮食,日渐消瘦,整天不说话。“盐酱俱断,形积于毁,口无所言。”心里萌生冒死报仇的念头,遂每日打探司马府的动静。

圣历二年七月十二日(699年6月14日),周季童在府内大摆宴席,杜并乘机潜入司马府,见周季童坐在首席,正与众人推杯换盏,并乘其不备,突然从袖中抽出匕首,朝周季童猛刺。席间顿时大乱,府内官兵立即围拢上来,乱刀将杜并砍死。周季童也重伤不愈,奄奄一息,临死前,他说了一句非常懊悔的话:“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