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那些兄弟的乳名也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来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生下周恩来不久后就又怀孕了,那就是周恩来的大弟周恩溥。周恩来大他这个弟弟不到12个月。
周恩溥出生后,因他的哥哥恩来已出嗣过继给他小叔父为子,按照封建宗法,恩来就不属于周贻能(周恩来生父)这房头的人了。这对贻能和他的妻子来说,确实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却又无可奈何。而恩溥的到来自然平添了他们心中的喜悦,他们再也不愿失去这个儿子了,于是就按淮安的地方习俗,在孩子满月那天,把他抱到一座庙里,给他穿上和尚衣服,还把他的“周恩溥”这个名字写到一张黄裱纸上,交给庙里住持。庙里的主持和僧众少不了要为他念上几句经,再祝颂一番。这样,恩溥就成了一名“寄名和尚”。从此他就可以长活人间,并永远地留在父母身边。
淮安对家里新生的男孩做这样处理的,一般都取乳名“和尚”。这种习俗在淮安一直沿袭到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之后才很少见到。对恩溥取名“和尚”这件事,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则认为,她二伯起乳名“和尚”是沿袭绍兴的习俗,因为绍兴人喜欢用十二生肖或是“和尚”为孩子取名。鲁迅先生说:“为孩子取名‘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国有许多妖魔鬼怪,专门喜欢杀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贱,他们才放手、安心。”周恩来的祖母鲁氏是绍兴人,所以她老人家就为孙子起了“和尚”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