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耶律铸

耶律铸(元初大臣)

耶律铸
耶律铸(1221年-1285年),字成仲,号双溪,又曾自号独醉道者、四痴子、北山逋客、白莲居士。祖籍义州弘政(今辽宁北镇)。为辽太祖长子耶律倍九世孙,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孙,耶律楚材次子,其母为苏轼四世孙威州刺史苏公弼之女。中国元代作家。耶律铸于1226年随耶律楚材东归,师从当时的诗人李微学习儒家经典和写诗。其自幼聪敏过人,十三四岁时就能写出水平很高的诗作,受到元好问等人的赞誉。1244年,耶律楚材去世,耶律铸继承父亲的职衔。1252年,耶律铸受到海迷失后和失烈门的牵连,将被处死,幸被忽必烈所救。1259年,蒙哥死于合州(今重庆合川),耶律铸护送其灵柩归六盘山。耶律铸于1260年夏脱离阿里不哥的军队,抛妻别子,只身一人投奔忽必烈。在1261年,任命耶律铸为中书左丞相,监修辽金史。1265年,罢相。1267年,再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后降为平章政事。1273年,起为平章军国重事,参与对南宋的战争。1282年,第三次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因为不纳职印、受到罪犯阿里沙的牵连,罢相。1285年因病去世。耶律铸的诗学中晚唐,工于造境写意,总体上呈现流畅、清新的风格,七绝时有佳作名句。因其精通音乐,曾领衔制成“大成乐”,所以其乐府诗与词在当时可入乐歌唱。其诗文作品数量很多,年轻时就有《双溪小稿》刊刻印刷。从残存的《永乐大典》来看,他应该还有《双溪醉隐前集》等集子,但目前均已亡佚。其赋多为律赋,虽有劝百讽一的内容,但逞才炫博,堆砌典故,文学成就不高。

  • 成仲
  • 所处时代元代
  • 民族族群契丹族
  • 出生日期1221年
  • 逝世日期1285年
  • 主要作品双溪醉隐集
  • 本名耶律铸

早年生涯

耶律铸是耶律楚材的次子,生于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的途中(可能是撒马尔罕一带),时为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五月初三日。幼年在漠北侍奉窝阔台之孙失烈门,后受学于九山居士李微。他自幼聪敏,秉承家学,崇尚儒学,善于赋诗属文,更擅长骑射。但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不似乃父笃信佛教,而是周旋于释道之间,甚至慕道者。好求仙,信扶乩,自号“独醉道者”,“独醉痴仙”。

耶律楚材死后,耶律铸子承父业,领中书省事,时年二十三岁。他上言宜疏禁网,采集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进呈。蒙哥继位后,耶律铸卷入失烈门谋反事件,险遭处决,幸被忽必烈拯救才免于一死。

投归世祖

宪宗亲七年(1258年),蒙哥征蜀,耶律铸奉诏率领侍卫从征,屡出奇计,攻克城邑。翌年,蒙哥死于合州钓鱼城下,阿里不哥在漠北被推为可汗,与忽必烈争夺汗位,耶律铸不顾妻、子在阿里不哥控制区的六盘山,毅然归向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六月,忽必烈拜他为中书左丞相。这年冬天,扈从忽必烈自上都北征,败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在今蒙古苏赫巴托尔省南部)。其诗《雪岭》记此役:“折扬霆雷决雌雄,霆激狂峰电埽空,如席片飞何处雪,扑林声振海天风。”

至元元年(1264),他“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这年八月,立山东诸路行中书省,以中书左丞相耶律铸、参知政事张惠等行省事。诏新立条格:省并州县,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给俸禄,颁公田,计月日以考殿最;均赋役,招流移;禁勿擅用官物,勿以官物进献,勿借易官钱;勿擅科差役;凡军马不得停泊村坊,词讼不得隔越陈诉;恤鳏寡,劝农桑,验雨泽,平物价;具盗贼、囚徒起数,月申省部。”这个新立条格必有他参与其事。

宦海沉浮

至元二年(1265)八月,罢中书左丞相。至元四年(1267)三月,复为中书左丞相;奉诏制成宫悬八佾之舞,赐名“大成”。六月,改任平章政事。翌年,又复为中书左丞相。至元七年(1270),再罢职。至元十年(1273),起任为平章军国重事。至元十三年(1276),受命监修国史。“朝廷有大事,必咨访焉”。十九年(1282),在阿合马被杀以后,再复为中书左丞相。

作为先朝旧臣,耶律铸在忽必烈即位后屡罢屡起,是当时政局多变在他身上的一种反映。他继承其父“以儒治国”的家教,无疑是倾向推行汉法的。但是他与汉法派主流人物似乎只有同盟的关系。即使在台上,他也位高而权不重,这又与他不在意于积极用世有关,他后来宁可醉酒赋诗以自娱自得。然而对于阿合马之流,他是执意反对的。其《杂咏》一诗表示:“我虽不解事,知时莫如我,须为扇仁风,吹灭权门火。”

凄凉晚年

至元二十年(1283)十月,“坐不纳职印、妄奏东平人民聚谋为逆、间谍幕僚、及党罪囚阿里沙,遂罢免,仍没其家资之半,徙居山后”。至元二十二年(1285)四月十二日卒。至顺元年(1330),赠推忠保德宣力佐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懿宁王,谥文忠。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