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董祖常

董祖常(明代官吏)

董祖常
董祖常,别称祖权,字号得庵,男,出生在松江华亭,是刑部江西司主事,后因谢尧文通海案牵连被处死。

  • 本名董祖常
  • 别名祖权
  • 仲权
  • 得庵
  • 所处时代明朝崇祯

董祖常,一名祖权,字仲权,号得庵。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董其昌次子。华亭庠生,以荫选太常寺典簿,升南京应天府通判,升刑部江西司主事。生母陆氏,配潘氏,葬胡港上原新阡,子延年、康、廙。

母为董其昌妾陆氏,其妻潘氏,但其子延、康、廙分别出自丁氏、氏(《董氏族谱》原书缺姓)、任氏。关于祖常的长子董延,《董氏族谱》先后曾出现了不同的姓名记载,又有“延年”一名。然崇祯三年本《容台集》中有董延署名编次,故“董延”应是其正名。

而文献中还出现了“董祖权”一名,如文秉《定陵注略》卷七《松江民变》有“仲子祖权依势横行,民不堪命”之说。《董氏族谱》卷二《世谱》也作“祖权”。然而“民抄董宦”事发后,《民抄董宦事实》、松江府生员的辩冤状中皆称其名为“祖常”。“民抄董宦”所称姓名是当时人所记,“辩冤状”也是事发时应用之文,应当不会出错。而文秉《定陵注略》乃后来记载,《董氏族谱》也是迟至康熙五十八年刊刻,所以将其名误为“祖权”。分析董其昌为前三个儿子取名的规律,三个人都是“祖”字辈,名为“祖和、祖常、祖源”;而取字则按“孟、仲、季”排列,分别是“孟履、仲权、季苑”。所以,“董祖权”之名是混淆了董祖常的名与字。

祖常次子董康(其他文献多作“董刚”)受策划反清活动的谢尧文通海案牵连被处死。《董氏族谱》卷二《世谱》记载董祖常一支时,将其长子董延记作“延年”,而次子董康的儿子董斌及以下的后代和他们字号、母、妻的信息均被涂墨遮盖;三子董廙的子嗣后代信息,亦被涂墨遮盖,仅有字、生母、妻室的简略记载。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