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伯颜

伯颜(元朝末年权臣)

伯颜
伯颜(1280年-1340年),一译巴延,蔑里乞氏,蒙古族,中国元朝大臣。元武宗时(1307年-1311年),历任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平章政事。延祐三年(1316年),为周王府常侍。其后历任行台御史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等职。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卒于上都,伯颜与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协力拥立元文宗图帖睦尔。伯颜以拥立功大,历任御史大夫、中书左丞相、知枢密院事等要职,进封浚宁王。元统元年(1333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即位,伯颜又以拥戴之功,历任中书右丞相,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亲军都指挥使,进封太师、秦王。元统三年(1335年),中书左丞相唐其势与其弟塔剌海等阴谋废立,被伯颜一网打尽。其后伯颜任大丞相,专权自恣,无所忌惮,将诸卫精兵收为己用,任意出纳府库钱帛。为了打击异己,他罗织罪名,置郯王彻彻都、高昌王帖木儿不花于死地。伯颜还力主加强对汉人的压迫,曾提出要尽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顺帝与伯颜之养子、御史大夫脱脱等合谋,黜伯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同年三月,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安置,途中病死于龙兴路驿舍。

  • 全名伯颜
  • 封号秦王
  • 蔑里乞
  • 所处时代元朝
  • 民族族群蒙古族
  • 出生日期1280年
  • 逝世日期1340年
  • 逝世地龙兴路驿舍
  • 最高官职大丞相、太师

伯颜,年十五,元成宗命令侍皇侄海山。大德三年(1299)至大德十一年(1307),从海山出镇北边,与西北叛王海都、都哇战,屡立战功。

大德十一年,元成宗死,海山率部南还争位,大会诸王驸马于和林,赐伯颜号“拔都儿”。

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授伯颜吏部尚书,不久改任尚服院使,又任御史中丞。至大二年(1309)十一月,任尚书平章政事,特赐蛟龙虎符,领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

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命伯颜为周王(元武宗之子和世琜)府常侍。其后历任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陕西行台御史大夫等职。至治二年(1322),复任南台御史大夫。

泰定二年(1325),又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三年,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佩虎符,节制江淮诸军①。

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死于上都,武宗旧属燕铁木儿任佥枢密院事留守大都,谋立武宗子为帝,联结同党发动政变,拘杀异己,严控枢密诸要害,遣同党明里董阿等驰乘驿迎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并命以其谋密告伯颜,使选兵以备扈从。伯颜立即响应,筹集粮饷费用,征发民丁,增置驿马,补城浚濠,修战守之具,选募骁勇士五千遣往护卫怀王北行。同僚平章曲烈等持异议,参政脱烈台谋刺伯颜,都被伯颜处死。怀王至汴梁,伯颜劝请即速北上大都即位,并亲自披坚执锐,率军护送。同年九月,怀王即位于大都,是为元文宗。伯颜以功特加银青荣禄大夫,仍领宿卫,寻加太尉,进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御史大夫、中政院使。天历二年(1329)正月,拜太保,加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元明宗即位,任中书左丞相。明宗暴死,文宗嗣位,加伯颜储政院使。三年正月,任知枢密院事。至顺元年(1330)文宗以伯颜功大,特令凡饮宴比照诸宗王赐“喝盏”之礼,并赐怯薛歹百人,蔑儿乞百人,阿速百人为其宿卫,又命尚世祖阔阔出太子女孙卜颜的斤。二年八月,进封浚宁王,并追封其先三世为王。三年,诏建伯颜生祠于涿州、汴梁,立碑记其拥立之功。

八月,文宗死,同受顾命,立明宗次子,是为元宁宗;拜太傅,加徽政使。

不久宁宗死,复依文宗皇后意,将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从静江迎入京。自文宗即位以来,朝廷大权一直掌握在右丞相燕铁木儿手中,伯颜地位虽仅居其次,但在实际国务中作用不大。次年(1333),燕铁木儿死,妥欢贴睦尔(元惠宗)即帝位,伯颜以翊戴之功拜中书右丞相、上柱国,监修国史。元统二年,进太师、奎章阁大学士,领太史院,兼领司天监、威武、阿速诸卫。十一月,进封秦王,继领太禧宗禋院、中政院、宣政院、隆祥使司、宫相诸内府,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亲军都指挥使。中书左丞相、燕铁木儿子唐其势见伯颜独得势,耻位居其下,忿然说:“天下本我家天下也,伯颜何人而位居吾上。”遂与其叔塔里蓄谋政变,交结诸王晃火帖木儿。郯王彻彻秃告发其谋。后至元元年(1335)六月,伯颜捕杀唐其势及其弟塔剌海,皇后伯牙吾氏为燕铁木儿女,庇护其兄弟,亦被逐出宫毒死。塔里举兵叛,杀朝廷使者,北奔诸王晃火帖木儿。伯颜率军讨之,执塔里处死,晃火帖木儿自杀。七月,专命伯颜为中书右丞相,罢左丞相不置。赐“答剌罕”之号,子孙世袭。自此朝令悉归伯颜。中书平章彻里帖木儿议罢科举,诸汉臣争之,卒以伯颜支持此议,科举竟罢。

三年,伯颜以广东朱光卿、河南棒胡等起兵反元,奏禁汉人、南人不得执兵器,并拘刷其马匹。甚至禁农家用铁禾叉,以防造反。又,诏禁汉、南人习学蒙古、色目文字;诸中央、地方衙门幕长并用蒙古、色目人,皆出于伯颜。他还荒唐地提出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后因元惠宗不从作罢。对此段民族压迫历史。陈祗《元史间评》:“民族歧视,实碍团结。”又云:“民族压迫如此,蒙古政权自弃于汉族也。”四年,郯王入朝,伯颜为子求婚王女遭拒,极为不满,又忌郯王位尊望重,遂指使他人诬告其谋反,捕王下狱,查无实据后,竟不待诏令,擅自处决①。五年十月,诏以伯颜为大丞相。

伯颜独秉国柄,专权自恣,益无所忌,“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钞帛听其出纳”《元史·脱脱传》),势焰薰灼,威权在顺帝之上,以致“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元史·伯颜传》)。其官衔多达246 字。顺帝深忌之。其侄御史大夫脱脱惧祸及己,至元六年(1340)二月,与顺帝心腹世杰班筹合谋,乘伯颜出猎柳林之机,将其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三月,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