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南北朝地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为光州治。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大业初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为光州治。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改为期思县,寻复为光山县。南宋末废。元至元十二年(1272)复置。清属光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南部。属信阳市。面积1829平方千米。人口78.9万。辖8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光城县(治今光山县城);梁置光州和光城郡,同治光城县。隋开皇初废光城郡,三年(583年)废光城县;十八年置光山县,治今光山县城。因县西北有浮光山得名。《水经注·淮水》:“淮水又东径浮光山北,亦曰扶光山,即弋阳山也。出名玉及黑石,堪为棋。其山俯映长淮,每有光辉。”《名胜志》:“光山县以浮光山为名。”大业初光州为弋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州,太极元年(712年)移治定城县(今潢川县城)。宋至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潢川专区,1952年属信阳专区,1969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属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前丘岗地和山前倾斜平原区,竹竿河流经西北边缘,潢河、寨河流经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小麦、油菜籽、花生、红麻等。矿产有铁、萤石、大理石、石灰石等。有水泥、机械、化肥、卷烟、羽绒、纺织器材、食品加工等厂。京九、宁西铁路和312国道、寨新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净居寺、紫水塔、黄君孟夫妇合葬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