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镇(宋朝地名)
北宋熙宁八年(1075)改威远寨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武山县南。后废。
(1)古镇名。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置威远寨,熙宁八年(1075年)升镇,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后废。(2)今镇名。(1)在山西省右玉县西部。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威远堡,人口1860。明设威远卫并筑城,取“威名远扬”之意,清初改今名。1949年属右玉县四区,1953年设威远堡乡,1958年改飞跃公社,1961年改威远堡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威坪堡乡并入,改名威远镇。地处沧头河上游黄土丘陵台地主产莜麦、山药、豆子,盛产胡麻、迟熟西瓜。有建材、农机修配、机砖等厂。公路通平鲁、右玉等地。古迹有威远古城遗址和汉墓群。(2)在贵州省长顺县东部、青龙山北麓。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威远,人口2500。清设威远营。1932年置镇,1936年废。1961年建威远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威远、付家院、长坡三乡合建威远镇。设农贸集市。产稻、烤烟、油菜籽。境内有铝矿。惠狗公路经此。青龙山为名胜地。(3)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威远,人口约1.8万。明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盐井”,意即“出产食盐的地方”。元以后历为威远州、府、厅、县治。1914年起为景谷县治。1934年置钟山镇,后废。1958年复置钟山镇。1965年改大街镇。1984年改威远镇。地处钟山坝子中部、威远江两岸。产稻、甘蔗、蔬菜、杧果等。有盐矿、煤矿及制糖、胶合板、松香、炼油、农机修造、砖瓦、制茶、粮油加工、酿酒、杧果食品、印刷等厂。小普、景圈公路在此交会。城南大寨有官缅寺,城北杧果山有革命烈士纪念塔。(4)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中西部、沙塘川河畔。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威远,人口1.8万。古称诺木斗,意为“森林地区”。宋为牧马苑。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修筑城垣,定名威远堡,取“威镇四方”之意。1931年为县治。1932年设威远镇,1955年改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置镇。产春小麦、油菜籽、蚕豆、豌豆及蔬菜。有酿酒、建材、砖瓦、地毯加工等工业。宁互、互平公路经此。古迹有建于明天启年间的钟鼓楼。该镇每年举办的“二月二”传统“花儿”擂台赛久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