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南北朝地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普宁县置,为陵州治。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1:仁寿县“从文帝年号”。一说以仁寿宫为名。大业三年(607)为隆山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陵州治,贞观元年(627)移治今仁寿县。天宝元年(742)为仁寿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陵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为陵井监治,宣和四年(1122)为仙井监治。南宋隆兴元年(1163)为隆州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属资州。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南宋抗金英雄虞允文为本县人。
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属眉山市。面积2606.4平方千米。人口155.9万。辖23镇、87乡。县人民政府驻文林镇。隋开皇年间,曾于此建宫殿,取《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之意,故名。南朝梁初置怀仁县,普通中于县置怀仁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名普宁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于县置陵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普宁名仁寿县。大业初改陵州为隆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隆山郡为陵州。贞观间迁今治。天宝、至德年间为仁寿郡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陵州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改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隆州,仁寿县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资州直隶州。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内江专区。1958年属乐山专区,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1997年属眉山地区,2000年属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龙泉山绵亘县西北部,东南部丘陵起伏。通江河、清水河由西南向东北流,于县东部纳龙水河后称球溪河。西北部有倒流水、鲰江河西入岷江。县西北黑龙滩水库库容3.6亿立方米,并为著名旅游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棉花、油菜籽,并产蚕茧,为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之一。有煤、膨润土等矿。有化肥、陶瓷、建材、食品等工业。奶黄瓷餐具、传统食品芝麻糕著名。成三公路经此。古迹名胜有虞丞相墓、奎星阁、龙岩墨竹、牛角寨摩崖造像、黄姑洞及双牌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