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唐朝地名)
①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与永年、武安交界处。山势耸拔,冈峦起伏。《魏书·地形志》:邯郸县有“紫山”。《寰宇记》卷58临洺县引《隋图经》:“临洺紫山,春夏有气蓊郁。山下有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岩间有紫石英。”
②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南,接绩溪县界。《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紫山在“县南百里。高数百仞,周二百里。有龙池、龙井。其北为前坞诸岭,稍西北曰蜀洪山,胡乐巡司置于此”。
③一名紫灵山。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淯水注》:“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宛)县北紫山。”
④即今青海中部偏南之巴颜喀喇山。《新唐书·吐蕃传》:“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
古山名。(1)又称马服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2)在今湖北省枝江市南。唐代杜甫诗中“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即指此。(3)又称闷摩黎山。即今西藏自治区境内巴颜喀拉山脉。《新唐书·吐蕃传》:“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